人名資料檢視
類別
傅圖人名權威資料
姓名
王若虛
性別
男
異名
類別
名稱
出處
字
從之
號
慵夫
號
滹南遺老
生卒
生年
卒年
西元
出處
金世宗大定
宋南宋理宗淳祐
1174 ~ 1243
籍貫
原名
今名
出處
河北西路 ─ 真定府 ─ 槀城縣
河北省 ─ 藁城市
傳略
引文
出處
王若虛(1174-1243),字從之,號慵夫,自稱「滹南遺老」。金藁城(今屬河北)人。承安進士,官翰林直學士,金亡不仕,推崇白居易、蘇軾,不滿黃庭堅及江西詩派。著有《五經辨惑》、《滹南遺老集》。
王若虛字從之,槀城人。幼王悟,若夙昔在文字間者。擢承安二年經義進士。調鄜州錄事,歷管城、門山二縣令,皆有惠政,秩滿,老幼攀送,數日乃得行。用薦入為國史院編修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奉使夏國,還授同知泗州軍州事,留為著作佐郎。正大初,《宣宗實錄》成,遷平涼府判官。未幾,召為左司諫,後轉延州刺史,入為直學士。天興元年,哀宗走歸德。明年春,崔立變,羣小附和,請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書省命召若虛為文。若虛自分必死,謂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曰:「今召我作碑,不從則死。作之則名節掃地,不若死之為愈。雖然,我姑以理諭之。」奕輩不能奪,乃召太學士劉祁、麻革輩赴省,好問、張信之喻以立碑事,數日,促迫不已,祁即為草定,以付好問。好問意未愜,乃自為之,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刪定數字,然止直敍其事而已。後兵入城,不果立也。金亡,微服北歸鎮陽,與渾源劉郁東游泰山,至黃峴峯,憩萃美亭,顧謂同游曰:「汨沒塵土中一生,不意晚年乃造仙府,誠得終老此山,志願畢矣。」乃令子忠先歸,遣子恕前行視夷險,因垂足坐大石上,良久瞑目而逝,年七十。所著《慵夫集》、《滹南遺老》若干卷,傳於世。
出身
出身
備註
登科年
西元
出處
進士
經義科
金章宗承安 二年
1197
職銜
職銜
起年
迄年
西元
出處
鄜州錄事
管城縣令
門山縣令
國史院編修官
翰林院應奉
泗州同知
軍州同知
平涼府判官
金哀宗正大
左司諫
延州刺史
翰林直學士
關係人
姓名
關係
出處
元好問
同僚